等保測評
等保簡介
新疆上訊——等級保護服務整體解決方案
- 基本概念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是國家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基本方法。開展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是保護信息化發展、維護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國家意志的體現。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包括定級、備案、安全建設和整改、信息安全等級測評、信息安全檢查五個階段。信息系統建設完成后,運營、使用單位或者其主管部門應當選擇符合國家要求的測評機構,依據《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要求》等技術標準,定期對信息系統安全等級狀況開展等級測評。 - 意義
● 合法合規:
履行國家《網絡安全法》法律義務、滿足行業監管機構在信息安全領域的合規要求,開展等級保護建設工作可以有效規避組織所面臨的信息安全法律及合規風險。
● 提高效率:
以等級保護為標準開展安全建設,讓安全建設更加體系化,可以從物理、網絡、主機、應用和數據多個方面成體系的進行安全建設,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實現體系化的建設提高安全運維效率的成果。 - 發展歷程
● 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國務院147號令):第一次提出“計算機信息系統實行安全等級保護”概念。
● 1999年《計算機信息系統 安全等級保護劃分準則》(GB17859):國家發布關于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劃分準則強制性標準。
● 2007年《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公通字[2007]43號):公安部發布管理辦法,旨在加快推進、規范管理等級保護建設工作。
● 2008年《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明確對于各等級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基本要求。
● 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二十一條明確國家實行等級保護制度,落實等級保護制度已經上升到法律層面。 - 基本概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二十一條】國家實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絡運營者應當按照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絡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絡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
法律解讀:國家明確實行等級保護制度,網絡運營者應按等級保護要求開展網絡安全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三十一條】 國家對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務、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務、電子政務等重要行業和領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壞、喪失功能或者數據泄露,可能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公共利益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在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基礎上,實行重點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具體范圍和安全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制定。(CII必須落實國家等級保護制度,突出保護重點)
法律解讀: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必須要落實等級保護制度,并要重點保護。
等級保護建設流程
在等級保護建設整改過程中,涉及到四個不同的角色,分別是:建設單位、公安機關、建設服務商、測評機構。
- 1系統定級編寫定級報告、填寫定級備案表,完成在公安機關的定級備案
- 2差距評估采用技術手段和訪談調查方式發現現狀與國家要求之間的差距
- 3方案設計依照國家相關標準,完成等級保護建設整改方案設計
- 4建設整改完成設備采購及調整、策略配置調優、完善管理制度等工作
- 5系統測評請測評中心完成系統測評,獲得測評報告
方案設計
在方案設計階段,新疆上訊以《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為基本準則,對安全現狀分析發現的問題進行加固整改,缺什么補什么;并且,新疆上訊還可以進行總體的安全技術設計,通過將不同區域、不同層面的安全保護措施形成有機的安全保護體系,落實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主機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更大程度發揮安全措施的保護能力。
